首页 > 教学教研 > 正文

宁界小学新教师培训计划
2015-12-13 15:50:20   来源:   点击:

2015.9
   一、指导思想
  通过培训,使新教师进一步巩固专业思想,热爱教育事业,熟悉教育教学环境和教学常规,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新课程理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促进专业成长,使新教师顺利启航,为将来在教海劈波斩浪、扬帆远行打下坚实基础。为此,我们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新教师培训意见精神以及本校实际制订本学年新教师培训计划。
  二、预期目标
  1.让新教师在短时间内熟悉学校,熟悉工作岗位,进一步巩固新教师的专业思想,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能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
  2.初步掌握学科的教学常规和技能,理解学科的业务知识和内容体系,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课外辅导等逐步走向规范化。
  3.对课改目标、课程标准、教材教法有较深刻的认识,并能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增强驾驭教材、驾驭学生及驾驭课堂能力,提高教学水平及学科质量。
  三、培训内容与形式:
  (一)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着重体现教师综合素质与教育教学教研能力的提高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突出学校实际和教师要求,坚持基础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按主题组织,主要有4个专题组成:
  1、师德培训
  以 “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依据,以活动为载体,对教师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强化教师自身修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
  学习内容:《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洋思教学经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
   2、新课程培训
  (1)、通识性培训。通过在县、街道培训机构组织集中专题培训基础上,学校组织教师开展自学、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目标及相关政策等,使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促进教师将先进的理念内化为教学行为。提高我校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素质,从而能自觉地以新课程理念和具体的适应新课程教学的模式、方法开展日常的教学工作,使之不断改革创新和优化。
  (2)学科培训主要是通研教材、吃透教材、解读课标、探索教法。学校要运用示范教学、集中研讨、反思自修等多种形式,促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研究掌握实施新课程的有效科学方法和手段。
  3、教育教学能力培训
  教育教学能力培训要以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基本技能为主要内容,在全校教师中开展各学科教学基本功和综合能力基本功训练;要结合中青年教师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使每一个教师掌握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具体培训内容为:说课训练;
  4、现代信息技术培训。目的在于使教师熟练操作并运用电脑以及多媒体教学,学会并应用课件制作、班级或教师个人网页制作、网络平台、博客、电脑绘画制作。
  5、教学常规培训。目的是通过学习,规范教学行为,加强教学管理,构建高效课堂,进一步促进教育内涵提升。
  6、青年教师培训。着力培养青年教师,努力扶植骨干教师。首先给他们提供学习机会和展示自己的舞台,建设好一支以校长为核心的骨干教师队伍。
  二)培训形式
  校本培训坚持开放、创新、务实、高效的原则,突出继续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并在实践中不断创造新的培训模式。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强调教师自主学习,自我感悟和自我实践、重视个性差异,加强个别指导,充分体现教师发展的主体性和个性化特点。 因此,校本培训采用集中与分散、面授与自学、观摩与研讨相结合等形式,具体可分为:
  1、集中性学习、研究
  (1)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教师培训班
  (2)组织教学方法、教学经验交流会(座谈会)
  (3)开展教材分析、集体备课、说客反备、研讨反思活动。
  (4)组织教师集中学习(新课程标准等)
  (5)、教学观摩:学校内部教师之间,校际之间分层次、多形式组织教学观摩。
  2、分散性学习、研究
  (1)根据自身特点,制订自己切实可行的“教师自身专业成长”三年发展规划。 
  (2)根据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计划,开展“拜师学艺”、互相观摩、专题研究活动。
  (3)教师撰写论文、设计案例等。
  (4)名师指导:聘请本校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听课、评课,进行教学研究指导。
  (5)课题研究:学校组织申报课题,研究确定课题。定期组织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把课题研究成果转化为学校的共同财富,促进教师共同发展。
  四、培训时间地点
  每周二散晚学后 小会议室集中 
  五、 培训对象  
  姚元  何晓霞  孙晨明
  六、每周负责人
周次 第七周 第八周 第九周 第十周 第十一周 第十二周 第十三周 第十四周 第十五周 第十六周
负责人 黄卫华 徐乔元 黄书品 丁新建 黄  兵 翁建荣 孔春霞 袁  计 王冬明 吴文晶
 
Copyright(c) 2015 泰兴市宁界小学 主办
地址:江苏省泰兴市广陵镇兴宁社区9组 联系电话:0523-87292131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苏公网安备 32128302000267号 技术支持:泰兴市星火信息技术中心